欢迎您! 欢迎您! 退出
subban.png
新闻资讯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血站采供血关注与思考
信息来源:血液中心 发布时间:2013-03-07 点击率:


面对日益常态化的临床供血紧张,输血业内人士,甚至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也明白解决的二条途径仍只能是“开源”和“节流”。如果说“节流”——临床科学、合理、节约用血水平——是衡量输血医学(无论在一国、一地,乃至一家医院)所达到高度的一个最重要指标,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源”——通过宣传、动员,招募到更多适龄、健康的公民成为献血者,他们自愿持续无偿献血使得临床用血得以保障——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一个公民社会的成熟和成长性似不为过。在我国,政府的强有力是我们办好事、办大事的保证和有利条件,但这确实也挤压了社会民团的生长空间,使得如献血者招募,这类在发达的公民社会中原本由红会或慈善组织等来做的事,成了我们这里血站最重要日常工作。所以当“血源”紧缺时,社会的全部目光都聚焦在了血站:是血站的“开源”工作未能与时俱进?!而对“节流”的关注和批评与之相比倒可以忽略,何况在临床供血短缺现象频现的同时,医院的门诊、住院与手术人数最近几年却大幅跃增,临床用血实际上较昔往要“更合理”、“更节约”(或言“被合理”、“被节约”)了,这连血站也不得不承认。在我国现有的国情和体制下,欲彻底改变血源供应紧张的局面、破解献血者招募的困局,现阶段依旧只能靠血站的亲力亲为和主导。

如何破解“献血者招募”这一难题,我想绝大多数从事采供血工作人员是“旧瓶装新酒”——反映了在血液供应紧张以及社会舆论对无偿献血发出的“背向”之声(特别是网络媒体对涉血“负面事件”的报道,“公众人物”、“意见领袖”在微博上对现行献血-用血“制度上存在缺陷”的质疑)越来越多的背景下,血站人在献血者招募方面的应对之举:从现行献血者选择与咨询服务方法的改进,到体验营销理论引入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中,从利用电信媒体(热线电话、手机短信)招募献血者并对其招募效果监测评估,到把视觉艺术应用于改善献血环境,以及现阶段献血志愿者组织发展的策略,如何保留献血者:建立安全与稳定的血液供应长效机制等绞尽脑汁。认为我国对新献血者的招募能力“并不差”,保留能力才是献血者招募,亦即血液供应紧张的“短板”。这的确会给从事献血者招募的血站同仁以深深的启发和希望。

当血液供应不足也成为了一个血液“安全问题”时,我们尤其更不能忽视血液安全的本义和初衷。血液安全(无论是防止输血传播的病原体或输血所致的非感染性不良反应,还是保障临床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最终要体现在每个受血者个体身上,对于输血患者而言,首要的安全是防止输血过程对其造成的伤害。输血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非感染性导致的输血反应)及其严重性,是圈内“地球人都知道的事”,之所以至今未鲜被提及(幸好也未被“围脖”们关注),认识的偏差、观念的滞后,以及我国的血液安全监测网络建设尚属空白外,包括绝大多数输血从业人员对非感染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严重性分级”的模糊也不无关系。

所以,血站人将血液安全问题看的比命还重要,高精端设备的投入、进口试剂的使用、缩短窗口期检测方法的选择(核酸检测)、长期性全员培训每年的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等等,其目地都是为了杜绝不安全事故发生。千万不要再等到“围脖”们群起而攻之时(像眼见血液供应紧张时血站的遭遇),在万众斥责和围骂声中再来亡羊补牢!

我总觉得输血人实在冤,输血工作实在难,输血事业的前行也实在如履薄冰!然而既然我们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又念及献血、输血代表着国家的文明、科学的进步,那么我们的纠结会少些,甚至还会生出些使命感和崇高感来。但愿我们输血界名流大家们能出现一些“公众人物”、“意见领袖”,让现实和虚拟世界更多的“围脖”们认识输血,投入献血。当然这首先要全靠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好、做出色!(李乃鱼)

转自中国输血网:http://www.csbt.org.cn/news/news_detail.php?n_id=19556&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