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欢迎您! 退出
subban.png
血液百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献血服务 > 献血指引 > 血液百科 > 献血常识
空腹献血者为什么偶尔可出现低血糖性昏厥?
发布时间:2012-02-29 点击率:

空腹献血者为什么偶尔可出现低血糖性昏厥?

在献血过程中,偶可因献血前1012小时未进良而出现眩晕反应。其表现为:软弱无力、头晕、脸色苍白、皮肤凉冷、大汗、恶心、呕吐。脉博缓慢、并短暂性意识消失——昏厥,被称为低血糖昏厥。这只是一时性血糖降低,待晕眩症状完全消失时,体内血糖也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糖是人体分解代谢和氧化过程能量的主要来源,当人体长时间未进食又因献血而使一部分能源被消耗时,耐受力低者会使血糖暂时降低。血糖过低对机体的影响是以神经系统为主,尤其是脑部组织。这时,可通过高级神经边缘系统,下丘脑腹中核刺激交感神经并抑制下丘脑腹侧核与迷走神经,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胰岛素减少,大部分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动脉压突然下降,导致一时因缺血而缺氧,即出现短暂的意识消失。若此时献血,血流量减少,运输到脑组织的糖就更相对地减少,而脑组织不能进行无氧糖酵解,随之发生缺血反应。初期反应在大脑皮层受抑制,继而皮层下中枢包括底节、下丘脑及植物神经也相继受累,最终致中脑活动受影响,而出现低血糖昏厥。

空腹献血者为什么会偶尔出现低血糖性昏厥?

餐后献血会大大减少献血反应吗?

空腹采血是输血医学的传统做法,其目的主要是杜绝血液稀释、乳糜血等问题,以保证血液质量。但不好的是空腹易导致血糖相对降低,在采血中血容量下降,故常易造成献血者的轻度或重度献血反应。而餐后采血为输血工作的新观念,因为进食既可增加血糖浓度,又可增加血容量,故可大大减少献血反应,特别是重症献血反应的发生,其关键是要控制献血进食的素食性,杜绝乳糜血的发生。有关专家为验证餐后献血效果,对979名空腹献血者及1716名餐后献血者进行了对比试验,其结果为:均无一例乳糜血;空腹献血者有3例一般献血反应,餐后献血者只有1例;空腹献血者有1例重症献血反应,餐后献血者无一例。这说明餐后献血是可行的,只要控制献血前两餐以素食为主,就可达到既保证血液质量,又解决献血反应的问题。

献血不良反应在献血过程中时有发生。以献血者机体潜在的低血糖及对献血的紧张和恐惧导致的头晕、晕厥等不良反应为主。过去医院为了减少献血者血液中脂肪和乳糜的数量,减少血液报废率,常要求献血者空腹献血,但这样增加了献血不良反应的比例。献血者空腹或早餐进食量少时,血糖往往处于较低水平,当人体内的血糖低至一定程度,人就会感到头晕、乏力,甚至会冒虚汗,若此时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机率最大。如果能杜绝空腹献血,可有效地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因此,为了保护献血者的健康和安全,无论是在组织献血时或是在采血现场都应将禁止空腹献血列入献血注意事项中,并认真宣传落实。在采血前认真询问献血者的用餐情况,对未用早餐或用餐时间过长者,应劝其在献血前吃饭或到献血茶点处多喝几杯糖水、吃点糕点,以减少因低血糖导致的献血不良反应。

文章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