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很多发达国家中血液捐赠量在上升,血库中的血还是很紧张。现在,实验室培育的红血球首次注射给了人类志愿者。人工培育的红细胞表现良好,存活率可以与正常输血的情况相比。
实验室培育尽管在很多发达国家中血液捐赠量在上升,血库中的血还是很紧张。现在,实验室培育的红血球首次注射给了人类志愿者。人工培育的红细胞表现良好,存活率可以与正常输血的情况相比。的红血球首次注射给了人类志愿者。将来或许输血就可以全部使用实验室生产的血液,那样的话就不用那么依赖献血者了。
11月10日《血液》(Blood)杂志上刊登的这项 研究 中,法国巴黎第六大学(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的吕克·杜威(Luc Douay)和同事从一名志愿者的骨髓中提取了造血干细胞,并在实验室中培育为红血球。为了便于追踪,研究者给这些细胞作了标记,然后将100亿红血球,约合2毫升血液中的量再注射回该名志愿者体内,并观察红血球存活情况。
5天后,不低于94%的红细胞仍存活于血液循环中,26天后这个比率在41%至63%之间。这个存活率可以与正常输血的情况相比。人工培育的红细胞表现让人放心,没有变成恶性细胞,行为就像普通红细胞一样,摄取氧并释放。
杜威表示,研究结果可能能让我们获得取之不尽的血源。尽管在很多发达国家中血液捐赠量在上升,血库中的血还是很紧张,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更多的手术,手术则经常需要输血。在艾滋病高发国家中,确保健康血液的供应是至关重要的。
之前也有一些制造血液替代品的努力,比如纯化学合成的全氟碳(PFC),但都不是特别成功。不过研究者表示,即使杜威的研究成功了,也不表明寻找其它血液替代品就没有意义,由干细胞生成的血液必须像新鲜血液一样冷藏,而用血红蛋白生成的人造血不需要冷藏,这种特性可能更适用于偏远地区或自然灾害救灾。
杜威研究小组下一步需要提高产量,100亿红血球肯定不够用,一次输血一般需要200倍于此的剂量。这还需要很多的努力。目前还有一些其它技术,在利用胚胎干细胞,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来制造血细胞。
(消息来源: 果壳网 )